白陽聖廟 一貫道祖師紀念館
  • 首頁
  • 白陽三聖
  • 各前人輩
  • 參訪朝聖
  • 影音媒體

興毅 薛福三前人

11/5/2020

 
圖片
興毅道場簡介
一、一貫道「興毅壇」的創立與發展
民國19年(1930),張天然師尊(1889-1947)、孫慧明師母(1895-1975)承領上天明命,負責普渡收圓一大事因緣。自山東濟寧等地開荒闡道起。民國24年(1935),師尊渡化天津「道德武學社」全體社員求道,隨即成立「道德壇」。
張武城老前人(1884-1949)也於此因緣求道,由師尊親點,並在師尊慈勉下,體悟甚深,即發弘願,廣渡有緣。民國25年(1936) 購置天津河北大街一棟宅院成立佛堂,師尊親臨主持,命名為「興毅壇」,同時,師尊親自授命張武城老前人為點傳師,此為興毅道場之始。道開華北、東北等地,栽培出興毅重要領導輩如邱鴻儒老前人(1900-1949)、盛考斌老前人(1886-1949)、何宗好老前人(1906-1988)等。
民國36年(1947)初,在興毅道場老前人輩的祝福下,何老前人攜同孫正陽、馬仲齡、王春茂、張常江等前賢,自哈爾濱、經天津、轉上海到臺灣,這是當時興毅道場唯一跨過臺灣海峽開道於海外的團隊。
民國37年(1948),東北易幟,道考突起,道場前賢承受道難者,不計其數,興毅張武成老前人、邱鴻儒老前人、盛考斌老前人都於民國38年(1949)蒙難頂劫。頂劫當日皆天現異象,可謂震撼人天,時稱「興毅三聖」成道。天佑興毅道場,幸賴何老前人等來臺開道,讓一貫道興毅道場的道脈源流,傳承永續。
  
二、興毅臺灣道務的深耕與弘展
民國36年(1947)初,由何宗好老前人帶領開荒團隊,來臺開荒,首創「純陽壇」。之後,天津「興毅壇」張武城老前人又派幾位前賢來臺協助。 
民國42年(1953),何老前人於香港病後重生,三度返臺,深耕播植道種,道務全臺開展,並傳向海外,興毅道務更形弘展。
民國48年(1959),何老前人成立「興毅理事會」,道務中心設於臺北市「聯合寶壇」。遴選嘉義孫順治前人擔任理事會主席,臺南薛福三前人為理事會副主席,共同為興毅道務,謀求最大的發展。
民國60年(1971)間,興毅道務已弘遍全臺暨世界各國,佛堂到處林立,組成20幾個單位。民國76年(1987)間,已增至有31個單位。
 
三、興毅世界道務的開拓與弘展
興毅道場自民國50幾年(1961—),在何宗好老前人的慈悲號召下,各單位前人紛紛規劃往海外發展道務,直到民國67年(1978),何老前人率領十多位前人前往美國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地巡視道務,隨行者各個體悟深刻,見證大道正向全球飛揚普傳。返臺後,各單位前人無不全力開展世界道務。至今民國109年(2020),一貫道興毅道場已傳到全球60幾個國家。
興毅道場開臺第一壇「純陽壇」後由薛福三前人(1926-1989)承接,並由楊佛兒前人(1927-1999)完成重建,命名為「一貫道興毅純陽聖道院」,正永續傳承一貫道興毅慧命心燈,領航千萬法船,照耀萬國九州。

評論已關閉。
Proudly powered by Weebly
  • 首頁
  • 白陽三聖
  • 各前人輩
  • 參訪朝聖
  • 影音媒體